聽音辨偽
用拇指和食指兩指甲尖對卡銀圓中心,或用中指托住銀圓中部,用另一枚銀圓撞擊,聲音清韻柔和的是真銀圓。聲音尖高的是鋼鐵做胚假幣,聲音嘶啞的是銅錫合金做胚假幣,聲音沉悶的是“銀包銅夾餡”假幣,無聲的是金屬粉末水泥合成胚假幣。過去傳統的鑒定銀圓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兩指甲尖掐住銀圓中心,用力猛吹,能聽到輕微韻音的是真銀圓,無韻音的是假銀圓。這種方法一是要聽力好,二是切忌手指與銀圓接觸面過大,三是要猛吹快聽。聽音辨偽是識別銀圓的基礎。
袁大頭
例如:1,銅胎鍍銀 幣的微米鍍銀層很快的會和硝酸進行化學反應,然后,再與銅基材料繼續進行化學反應,終的化學反應完成后,會呈現出淺綠色的硝酸銀與硝酸銅等金屬的混合沉淀物。擦凈化學反應后的部位顏色,其不再是銀白色,而是淺黃色的銅基材質。
2,合金材料銀幣 不含銀的合金材料假銀幣,用硝酸化學分析后,其沉淀物的顏色為渾濁的白灰色物質。
3,如果用錫與鉛材料制造的假銀幣,其硝酸錫和硝酸鉛等金屬的化學反應物為白灰色的沉淀物質。
通過化學反應物的顏色,就能夠判別出銀幣的真假。其他材料的假銀幣可用上述的三種方法進行驗證。
老銀元作為收藏市場好的抗跌保值品種之一,對于長期投資而言基本是無風險的,短期內的價格動蕩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。它越來越受到收藏愛好者的青睞,按照家庭投資比例配置,適當入手部分老銀元,還是很有意義的。
由于收藏老銀元的愛好者眾多門檻較低,目前市場上各種假幣,高仿幣泛濫,即使是有一定收藏經驗的玩家也很難辨別真偽,投資收藏時應盡量在正規錢幣商及人士指點下購買、收藏。由于銀元的價格和品相、狀態息息相關,以單枚銀元的實際品相、版式等終成交價為準,請謹慎投資。不同品相的銀元,價格相差。
“袁大頭”,是對鑄造于民國初年鐫有袁世凱側面頭像壹圓銀幣的一種俗稱。因其首鑄于民國三年,又有稱“民三”者,此類別稱由來已久。作為民國軍閥銀幣的羊,“大頭”系列對錢幣收藏愛好者來說,并不陌生。“袁大頭”銀元的誕生,也是銀元發展的必然結果。在辛亥革命后,袁世凱為了解決軍費和提高個人政治地位而發行的銀元貨幣,因這些銀元鑄有他的側身圖像而得名。
袁世凱銀元的發行是我國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,一方面離不開當時的發行背景。為了解決當時社會的貨幣問題,中國封建制度剛被推翻,流通市場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貨幣,市場顯得混亂而繁瑣,袁世凱銀元的出現解決了所有的困難,在短時間內穩定了社會經濟,起到不可忽視的效果。